当乌黑的发变成满头银丝
当矫健的步伐现变得步履蹒跚
当坚强的心变得极为脆弱
他们已经老去……
当我们还小的时候,他们已经渐渐老去
当我们长大的时候,他们已经永远离去
张昌南老先生、贺惠芳老夫人,愿你们在天堂也一样幸福、开心!
张昌南老先生,生于农历1898年冬月16日,简阳市石桥镇人。于1996年10月5日在安静与泰然中寿终正寝,享寿99岁。
贺惠芳老夫人,生于农历1899年2月22日,于1990年10月与世长辞,享寿92岁。
在那个荒馑的年代,年幼的张昌南老先生只上了不满4年的私塾,却对书法很是擅长。成年后,张昌南老先生用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,以他的坚强乐观的精神支撑起整个家,走出了那个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极为困难的时代。凭借做日杂生意,卖白糖、冰糖、木耳等,以补贴家用,供妹妹们读书。因为他为人友善,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去他那买东西,在简阳当地方圆几十里都非常出名。
因为自己书念得少,所以很努力的付出,为的是让妹妹们能上学。后来他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了,家境逐渐变好,两个妹妹也在他的资助下学有所成,出人头地。其中大妹妹曾是华西医院牙科教授,是我国首位牙科博士,她就是著名的张琼仙教授;二妹经财经行业,后定居美国,已于2011年去世;小妹贤惠……如今已经102岁高龄退休多年的张琼仙教授,每每想起哥哥为她们姐妹仨的付出都感慨万千。
在随后的日子里,张昌南老先生与贺惠芳老夫人风雨同舟,相濡以沫,伉俪情深,养育女儿,携手共同度过人生旅途。和老伴儿一起为家人构筑一个爱的港湾,让女儿们在饱暖中得以健康成长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
而后,张昌南老先生膝下子孙成群,他精神矍铄,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。
因老伴儿先离世,一向坚强的张昌南老先生经受了许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悲伤,每忆起,老泪长流,夜不能寐。殊不知,孩子们也暗自担心父亲承受不住,每每善意的言语都被张昌南老先生看在眼里,心疼孩子们的孝心在心底……
张昌南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愿轻易麻烦人的人,连自己的孩子们也不愿意添麻烦。他用宽厚慈爱的博大胸怀,把全部的父爱给了女儿们,他把女儿们教育得正直、诚实家风传,对孙儿孙女慈爱,倍加疼爱,为女儿们的高兴而高兴,为孙儿孙女们的成绩而骄傲。
如今,张家女儿们俱已事业有成,孙儿孙女们也长大成人,有着优秀的事业,应当得益于张昌南老先生给与他们的永不贬值的财富。
张昌南老先生一生,和气邻里,睦亲厚友,刚毅节俭,勤劳谦和,壮年养女,老来养孙,他老人家以九十九岁的高寿和子孙骄人的成就,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的不朽灵魂。
贺惠芳老夫人,是一位慈祥的老者,她善良贤惠,默默的支持着丈夫,并把家里打理好,照顾好女儿和妹妹们,为得是不让丈夫操心,专心做好生意。贺惠芳老夫人非常爱吃桔子,虽然她已经离开二十多年了,或许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,但是每当黄灿灿的桔子熟的季节,女儿、孙辈们都会想起这位慈祥可亲可爱的长辈,总会在她的灵前供奉上几个新鲜的桔子。
张昌南老先生和贺惠芳老夫人两位老人都非常和蔼可亲,以礼待人。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邻居,甚至是对店里帮忙的人都很友善。如今,两位老人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,还有曾被他们关照过的人自发地为其打理墓地。
在女儿的印象里,父亲一直是一位老实人。他常常教导女儿、孙辈们“凡事要靠自己,做人要有志气,再困难,也要自力更生”。母亲虽然不识字,但是很慈祥。她喜欢吃桔子,却时常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女儿、孙辈们。她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,深深的影响着女儿、孙辈们,甚至曾孙辈。子孙后辈们也要向她学习——心想着别人,不为自己。
现在,生活越来越好,每当黄灿灿的桔子熟的季节,女儿、孙辈们都会感慨万千。虽然他们已经离去多年,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如昨日般清晰的浮现在眼前;他们曾经的教诲,我们仍铭记于心;他们的的高尚品德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……
而今,我们再也看不到两位长者那慈祥可亲的面容了,听不到他们那温暖轻柔,殷殷叮咛了。但是,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。悲伤之情,难以言表。想到两位长者已乘鹤西去,在极乐世界里相守,我们心中才了以为籍。道不完说不尽对你们的尊敬和想念,你们并没有离开我们,因为我们仍同属于一个宇宙之中,任何力量也无法分开我们。
张昌南老先生、贺惠芳老夫人,我们永远怀念你们!
在此,女儿、孙辈们道一句:亲爱的父亲、母亲,外公、外婆,愿你们在天堂也一样幸福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