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思忆集首页 > 新闻列表 > 沈阳心理诊所:进棺材体验死亡,出棺材获得重生

沈阳心理诊所:进棺材体验死亡,出棺材获得重生

发布日期:2013/12/25 11:33:47     信息来源:城市生活信报     浏览次数:2380 次

来源:城市生活信报

 

遇到人生瓶颈,活不下去,那就先去“死”?不知从何时起,一股“假死”之风吹进沈城,让当事人通过体验“死亡”来获得“新生”,这种独特的心理疗法据称收到了奇效。《沈阳晚报》报道:已有超过一千个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经历过 “重生”。心理治疗所的医生Tang Yulong说道:“这种详装死亡的疗法可以帮助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缓解心理压力。”

 

“死亡体验室”

专为活人准备棺材

活人躺进棺材里,这样的事你能想象吗?

在沈阳市新华广场附近的一家心理咨询中心里,就有一口罩着黄纱、专为活人准备的“棺材”。近三年来,先后有上千人为了重获“新生”,躺进去又爬出来。

这口棺材放在中心内的一间约四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,在房间半透明的玻璃门上,挂着写有“死亡体验室”的门牌。

这里的负责人汤玉龙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一直对死亡在心理治疗上的应用颇有兴趣。

 

带病“死”过去

打开心结“活”过来

当事人在进“棺材”之前,要为自己撰写墓志铭和“死亡感言”。人进去后,需要盖上黄绸被,蒙上面纱。

其后哀乐响起,由工作人员在棺外宣读墓志铭。接着,背景音乐渐渐切换成较为平淡的旋律,再过渡到婴儿的啼哭声,喻意重获新生。最后,在《今天是个好日子》的歌声中,参与者出棺并撰写“新生感言”。

“我们并不仅仅是让他‘死’,更重要的是要让他‘生’。”汤玉龙解释道,“通过这个特殊的体验,让参与者身上的负面情绪死掉,从而打开心结,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,获得新生的力量。”整个体验过程通常需两个多小时。

 

置之死地而后生

四次自杀不如一次假死

“过去的35年,我以为我追求的东西是我必须要得到的。可是,我现在才知道,我以为我需要一片海洋,其实我只需要一杯水;我以为我需要一栋别墅,其实我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。”一位曾参与体验的企业高管在“新生感言”中写道。

这位35岁的体验者在沈阳一家企业担任执行总经理,曾经四次试图自杀,而在“假死一次”后,这位高管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,后来主动提出降职,还经常到慈善机构去做义工。

汤玉龙表示,“把人置于这样特殊的情境中,他对人生、对生命的体会和理解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,他会给自己重新定位。这就是所谓的‘置之死地而后生’的效果。”

 

体验应量力而行

心理支持和引导才是关键

对于这股“死而复生”的新风潮,汤玉龙表示,“死亡体验”利用的是心理学上的暗示原理,属于治疗手段中的“冲击疗法”一类。它只是整个心理咨询的环节,从实施前对参与者的承受力、接受程度判定,到完成后的交流和引导,均有专业咨询师全程把控,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种体验。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小梅也在采访中表示,这种独特的方法可以将一时的感触转化为持久的觉悟,引发个人心态的重大改变,但要考虑当事人的健康状况和心理承受力,体验后期要有咨询师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引导。

网站所有悼念专题设计及官方网站(包括造型、颜色、图案、悼念文章、及观感)、功能及其展示形式,均已受版权或产权保护。

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部分或全部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,特此声明。

在线意见反馈